当前速看:专精特新“镇”加速①:贝斯特新材料:“声声”不息的创新引领者
2023-06-10 10:12:32

交汇点讯 材料产业有着“工业基石”之称,新材料产业更被视作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一家成立仅仅6年多的企业,如何在声学材料领域一骑绝尘,不仅斩获全球较高的市场份额,更能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当记者走进位于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内的镇江贝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时,一面由百余张全球自主专利证书组成的专利墙给了记者答案。

“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微型扬声器领域,现在手机等便携设备在做到极致轻薄的同时,扬声器也随着设备体积而不断缩小,而我们的产品可以在有限的扬声器空间内通过空气分子作用,预留出更多空间,从而有效地提升音质。”公司总经理郭明波介绍,成立于2017年3月的贝斯特新材料主要产品是以N’BASS®(纳米超构声学增强材料)为代表的微型扬声器用多孔吸声功能性新材料。作为一种纳米超构多孔声学材料,N’BASS®内部纳米级的孔道经过精细设计和复杂的工艺处理,可以与空气分子发生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声学增益。

2018年对于贝斯特新材料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在此之前,经过充分而专业的沟通,贝斯特新材料的创始团队和安卓系各家终端大厂达成了关于N’BASS®虚拟增大后腔技术知识产权相关的共识,并和几家扬声器龙头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和普及N’BASS®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资料图)

“2019年,我们的一个客户提出,需要在半年时间内研制出适合在超低温环境下使用的声学材料,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行业内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接受挑战。”郭明波告诉记者,面对这样的挑战,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退缩,夜以继日不断尝试,希望能够在材料研发领域有所突破。

“在超低温环境下还要保证产品质量,这对声学材料的安全性和耐久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郭明波说,企业的研发团队在多次失败后,最终决定用一种颠覆性的方式,完全重组整体的材料配方体系,并提出了16套方案,逐个尝试,“最终有4套方案可行,这也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企业从研发到生产样品,从试验到反馈,经过连续12轮的完善,最终生产出了符合客户要求的N19-C2产品。

自此之后,贝斯特新材料便将目光放在了更高质量的全面国产化上。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贝斯特新材料不断扩充研发团队,并在国内广泛开展调研、考察,最终在2021年实现N’BASS®纳米超构声学材料产品全面国产化之后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如今,贝斯特新材料拥有超120件授权专利,企业主导产品N"BASS®声学增强材料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是在全球取得优异成绩。

2021年10月,贝斯特新材料镇江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新的生产基地占地40余亩,建成2000余平米的应用研发中心和13000余平米的生产厂房,支持贝斯特新材料包括纳米超构声学材料、电子胶粘剂等声学核心材料的持续创新迭代和产能供应。2022年12月底,由贝斯特公司牵头起草、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认证的团体标准《微型扬声器用多孔吸声颗粒》正式发布实施。

“2022年,我们成功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对我们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自主创新的信心。”郭明波说,接下来,企业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场景,为声学材料行业的创新提供新动能。

(黄灏 凌鹏)


编辑: 钱飞

关键词:

下一篇: 灵灵二_关于灵灵二介绍
上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